0%

ES6与Angular 1.x

ES6出来也很长时间了,把ES6应用在Angular 1.x的文章也不少,有了class这个语法糖Angular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写的比较规范了,但很多文章非要把Angular里的所有概念都写成class,这我就觉得没啥必要了。这篇文章就谈谈我自己在ES6和Angular 1.x上的一些实践。

Angular中的那些概念放在ES6中怎么写

controller

controller的作用是把一些变量和函数绑定在$scope上,但controllerAs的出现,改变了controller对$scope的强依赖(除非需要绑定事件),使得变量和函数可以绑定在this上了(如果对controllerAs不熟悉的可以看这篇文章),这使得我们可以轻易的将controller写成class。一个controller肯定少不了依赖其他的service,在ES6中这些依赖自然是通过controller的构造函数传进来了。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(完整实现看这里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class LoginFormController {
constructor (UserAPI, $state) {
this.UserAPI = UserAPI;
this.$state = $state;
}

login (credential) {
if (this.loginForm.$invalid) {
return;
}
this.UserAPI.login(credential.email, credential.password)
.then(() => {...})
.catch(() => {...});
}
}

可以看到controller的构造函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service依赖全部挂在this上(line 3-4 ),这样一来,在别的函数中才能够使用这些service(line 11)。另外,ES6中的箭头函数也可以让我们写起匿名函数来更加的方便,不用每次都敲function这个关键字了(line 12-13)。从上面看,controller的定义就是一个普通的class,与Angular框架本身分开了,需要这个controller时直接调用.controller(LoginFormController.name, LoginFormController)即可。这给单元测试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,不用再去费劲mock一堆Angular自身的东西,只要单独的去测这个class即可。

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一说:代码压缩后参数改名导致依赖注入失效的情况。尽管有很多插件可以在build的时候自动做这个事,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手写的。ES5中常用这样的写法:

1
.controller('LoginFormController', ['UserAPI', '$state', function(UserAPI, $state) {}])

这种称为“inline array annotation”的写法将controller的定义与实现绑在一起,直接套用在class定义上显得不太合适。我们需要将controller的依赖直接反映在controller的class定义上,这就需要$inject出马了。看下面这个例子:

1
LoginFormController.$inject = ['UserAPI', '$state'];

我们可以直接把这句话写在class定义的下面,一目了然。关于$inject,可以看官方文档里的讲解。

service/factory

service就是天生的class,在ES5中我们也是直接把它作为构造函数来进行类比的。service的写法与上面的controller是类似的,看这个例子(完整实现看这里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lass PhoneService {
constructor ($http, $q, AjaxError) {
this.$http = $http;
this.$q = $q;
this.AjaxError = AjaxError;
}

getPhones () {
}

getPhoneDetail (id) {
}

addNewPhone (phone) {
}

updatePhone (id, phone) {
}

removePhone (id) {
}
}

PhoneService.$inject = ['$http', '$q', 'AjaxErrorHandler'];

和controller的套路是完全一致的。说完了service来说说factory,我们知道factory和service的区别就是它的定义需要返回一个对象。如果拿构造函数来类比service的话,那么factory就是一个需要返回一个普通对象的函数,也就是说,在真正实例化的时候,内部是类似这样的实现:

1
2
var a = factoryA();
var b = new serviceB()
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factory它本质上就不是一个类,虽然有很多文章用一些根本不直观的方法在ES6中把factory封装成class,我认为是根本没必要的。更进一步讲,我认为没必要使用factory,我没有觉得哪个场景是必须使用factory而不能使用service的,两者在除了定义时的方式不同,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区别。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在ES6中统统使用service。

provider

provider与service的区别是,它有一个$get()函数,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service的实例(即new serviceB()过后的实例)。除此之外,它还提供一些函数用来配置这个返回的service。显然,它也是一个class,一个必须带有$get()方法的class。我们来看一个provider的例子(完整实现看这里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class RouterHelperProvider {
constructor ($locationProvider, $stateProvider, $urlRouterProvider) {
this.$locationProvider = $locationProvider;
this.$stateProvider = $stateProvider;
this.$urlRouterProvider = $urlRouterProvider;

this.config = {
mainTitle: '',
resolveAlways: {}
};
this.$locationProvider.html5Mode(true);
}

configure (cfg) {
angular.extend(this.config, cfg);
}

$get ($rootScope, $state, Logger, Resolve) {
return new RouterHelper(
this.config, this.$stateProvider, this.$urlRouterProvider,
$rootScope, $state, Logger, Resolve);
}
}

RouterHelperProvider.prototype.$get.$inject = [
'$rootScope', '$state', 'Logger', 'Resolve'
];

RouterHelperProvider.$inject = ['$locationProvider', '$stateProvider', '$urlRouterProvider'];

这时一个典型的provider的实现:

  • 它依赖其他三个provider,通过构造函数传入。
  • 它内部有一个config对象用来存储一些配置。
  • 它有一个configure()函数暴露给外面,这样在app的config阶段可以传入object进行配置。
  • 它有一个$get()函数,这个函数返回一个实例,这个实例是由另一个称为RouterHelper的class定义好的,并且在初始化这个实例的时候,将自己的config对象传入,这样config对象就可以应用在实例化后的结果上了。

同样我们要使用$inject来处理依赖注入的问题,但这里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,对于$get()函数我们也要处理依赖注入,因为真正返回的service实例的依赖是通过这里传入的,而不是通过RouterHelper这个class定义时候注入的,所以在第25行我们需要使用prototype.$get去拿到这个函数,然后定义上面的$inject属性。然后在定义RouterHelper这个class时我们不需要进行依赖注入,因为它的构造函数里的参数都是$get()函数里传给它的。

1
2
3
4
5
6
class RouterHelper {
constructor (config, $stateProvider, $urlRouterProvider,
$rootScope, $state, Logger, Resolve) {
...
}
}

进一步,这个class根本没必要暴露给外面,因为Angular框架到时调用的是provider里的$get()来生成这个实例的,而不是直接调用这个class,我们只需要将provider的定义暴露给外面即可,最终在定义这个provider时只需要调用.provider('RouterHelper', RouterHelperProvider)。这样一句,我们便同时拥有了RouterHelperProvider这个provider和RouterHelper这个service,两者分别在config阶段和run阶段进行注入,这是由Angular框架自己来保证的。

directive

directive是返回一个键值对配置的函数,显然,它也不是一个class,同样没必要花心思把它封装成class。来看一个例子(完整实现看这里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import PhoneFormController from './phone-form.controller';
import phoneFormHtml from './phone-form.jade';

function PhoneFormDirective () {
return {
restrict: 'AE',
scope: {},
controller: PhoneFormController.name,
controllerAs: 'form',
bindToController: {
phone: '=',
state: '@',
submit: '&',
cancel: '&'
},
template: phoneFormHtml
};
}

directive里的逻辑可以放在它的controller里实现,可以看到它也是支持controllerAs语法的。注意这里的bindToController选项,它是1.3引入的用来解决传入=绑定时属性不更新的问题。很多人对它的认识是传一个true即可,其实从1.4开始它是支持传入一个对象的,这个对象和传给scope配置的对象是一样的,用来指定directive的属性是什么绑定的。这样,scope: {}配置只需要传空就可以。这样的写法更加直观,因为这些属性本来就是绑定在controller的this上的,而不是scope上,这样写更有意义。

当然,如果使用link而不使用controller的话,可以看这个例子(完整实现看这里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function DatepickerInitDirective () {
return {
require: 'ngModel',
restrict: 'A',
link
};

function link (scope, element, attrs, ngModelCtrl) {
...
}
}

DatepickerInitDirective.$inject = [];

注意这种情况下需要处理依赖注入,而使用controller的话,依赖注入在controller上解决即可。另外,这里的第5行使用的是ES6中的新语法,即如果对象的key和value名字一样的话,可以使用只写key的简写形式。

ES6的小tip

最后讲一些写ES6时的tip,有些问题可能在ES5中不是问题,但ES6中反而成了闹心的问题了。

闹心的构造函数参数赋值

可以看到,上面所有class定义的构造函数中,第一步都是要将传入的参数全部赋值到this上来。既然这是一种必需,那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这种繁琐的写法呢?答案是肯定有的哇!那就是ES6中新引入的Object.assign方法,比如:

1
2
3
4
5
// method 1
Object.assign(this, {UserAPI, $state});
// method 2
this.UserAPI = UserAPI;
this.$state = $state;

上面两种写法是等价的。Object.assign会把第二个参数传入的对象属性赋值在第一个参数上。另外,这里同样使用了上面提到的object简写方法,因为key和value是一样的。

能用const就用const

ES6中引入了letconst关键字来定义变量和常量,根据个人经验,90%以上的变量定义其实都是常量。这里的常量说的是变量本身,比如一个object是常量,你照样是可以修改这个object上面的属性的。

this不是万能的

箭头函数可以保持上下文this不变,这样可以让我们少写很多const self = this;这样的语句。但注意,只有箭头函数能达到这样的效果,在很多别的地方还是需要把this赋值留到后面待用的。比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class UserSerivce {

getProductSummary () {
const self = this;
return this.$http.get('api/user/products')
.then(_success)
.catch(this.AjaxError.catcher.bind(this.AjaxError));

function _success (response) {
const data = response.data;
if (response.status === 200 && data.code === 0) {
return data.result.summary;
}
return self.$q.reject(data.message);
}
}
}

可以看到,在class的一个方法中定义函数,这里的this是无法保持的。所以在方法中调用函数需要传入其他函数时,要么通过提前保存this这种做法,要么就要使用bind函数来手动的改变context。

私有变量/函数的实现

ES6的语法中并没有给出私有变量或函数的实现,没有了private关键字,class里不同方法需要共享变量就必须把变量绑定在this上,而一旦绑在this上,外部就可以访问,这还是有些不便的。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,把不想让外部访问的变量和函数写在class外:

1
2
3
4
let _foo;
function _bar () {}
class ClassA {}
export default ClassA;

上面的变量_foo和函数_bar()只有本文件里的ClassA才能访问的到,由于export出去的只是ClassA,外部是没法访问到这两个东西的,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私有。当然,这种实现显得有些强求,不太面向对象。

另一种方法就是借助ES6中的Symbol()函数,Symbol()函数会生成一个唯一的随机字符串,我们可以用这个随机字符串来当做私有变量和私有函数的名字。看这个例子:

1
2
3
4
5
6
7
8
const [foo, bar] = [Symbol(), Symbol()];
class ClassA {
constructor () {
this[foo] = 'aaa';
this[bar] = () => {};
}
}
export default ClassA;

注意第一行使用了ES6中的“赋值展开”。可以看到,变量foobar虽然都定义在this上,但由于外部(本文件以外)都不知道这两个变量代表的字符串是什么,所以外部是无法访问的。这相当于,外部根本不知道私有变量和私有函数的变量名和函数名,自然无法访问的到了,这种实现方法更加面向对象一点。

使用ESLint

在ES5阶段我们有JSHint和JSCS来进行静态检查和规范代码风格,但两者对于ES6的支持都不是那么的完善。而ESLint对ES6的支持非常完善,你甚至可以指定只用ES6的代码风格来写(比如只使用letconst而不使用var)。很多编辑器都有ESLint的插件,可以在书写的时候就进行检查和警告。ESLint有非常多的Rule可供使用,基本可以涵盖JSHint和JSCS的所有规范。如果你觉得ESLint的Rule比较多,不知道每个都干啥用的,那么我有一个方法:把所有Rule都打开,按自己的风格写代码,一旦你的风格和Rule冲突就会报错,这个时候你再选择是否关掉这个Rule。ESLint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静态检查,比如上面提到的const的问题,一旦ESLint发现你定义了一个let变量但没有改变其值,就会提示你将let改成con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