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常用gulp插件介绍(二)

书接上回

Angular相关

这个部分介绍与Angular相关的一些插件。

gulp-angular-templatecache

Angular自带的$templateCache服务可以把Angular中用到的所有模板缓存下来,而这个插件的功能就是直接将指定的HTML模板文件以JS字符串的形式注册在$tempalteCache服务中,这样所有的模板就会随JS文件直接一次性下载下来。这个插件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,gulp.src传入需要缓存的HTML模板文件,然后.pipe($.angularTemplatecache(filename, options))即可。其中filename表示生成后的js文件的名字,默认为templates.js,常用的options有:

  • module:指定希望将这个模板放入哪个Angular的module中。
  • root:指定注册后的模板路径前缀。

生成后的文件如下:

templates.js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angular.module("module name").run([$templateCache,
function($templateCache) {
$templateCache.put("template1.html",
// template1.html content (escaped)
);
$templateCache.put("template2.html",
// template2.html content (escaped)
);
// etc.
}
]);

gulp-ng-annotate

这个插件是ng-annotate的gulp插件版,它解决的是Angular中依赖注入的小问题。Angular中通过参数名来进行依赖注入,一旦压缩,参数名就会变化导致注入失败,所以官方推荐通过添加字符串进行注入。比如:

1
2
3
4
5
6
7
angular
.module('app.dashboard')
.controller('DashboardController', DashboardController);

DashboardController.$inject = ['userAPI'];
/* @ngInject */
function DashboardController (userAPI) {}

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叫DashboardController的controller,它依赖一个userAPI的service。这个插件的作用就是根据第6行的注释/* @ngInject */来帮你生成第5行的内容。当然是在你忘记写的情况下,如果你自己写了它不会重复生成。除了这种使用$inject赋值的方式,它同样支持inline定义的方式,如

1
2
/* @ngInject */
.controller('DashboardController', function (userAPI) {});

会生成

1
.controller('DashboardController', ['userAPI', function (userAPI) {}]);

它常用的参数就是{add: true},表明仅在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添加。

推荐在HTML头上使用ng-strict-di属性,这样即便在不压缩的情况下,一旦你忘记显式的用字符串声明依赖,Angular将立刻报错。

gulp-protractor

Angular的e2e测试工具protractor的配套插件,可以通过它非常方便的在gulp中调用protractor。有了这玩意,你就不需要手动在gulp中调用protractor的可执行文件,然后处理进程神马的,只要一句简单的.pipe($.protractor.protractor(options)即可。常用的options包括:

  • configFile:即protractor的配置文件路径。
  • args:调用protractor时传入的参数,是个数组。最常用的就是指定protractor只跑一个suite了,如['--suite', 'loginSuite'],这样protractor只会跑配置文件中定义的loginSuite所包括的spec文件了。

gulp-order

这个插件严格来说不是专门给Angular用的,但非常适合用在Angular的场景下。如果你的程序使用的是Angular自带的包管理系统,那么有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就是:所有angular.module的定义要最先执行,也就是说包含module定义的文件的script标签要在别的文件之前。而我们在使用gulp-inject这类插件将JS文件插入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匹配符直接选中一堆文件插入的。这时就需要解决插入的顺序问题,而这个插件就是干这个事的。它通过一个数组参数来指定排序,这个数组包含一组匹配模式,匹配到靠前模式的文件在前,匹配靠后的文件在后。如:

1
2
3
4
5
6
7
gulp
.src('**/*.js')
.pipe($.order([
'**/app.module.js',
'**/*.module.js',
'**/*.js'
]))

这样,定义appmodule的文件就会在最前面,然后是其它各个module的定义,最后是剩余的JS文件。

压缩工具类

这个部分介绍对CSS、HTML、JS、图片等资源进行压缩的插件。

gulp-csso

压缩CSS的工具,官方说它比其它工具压得更小,因为它可以重建CSS代码结构信息,不知道什么鬼。

gulp-minify-html

压缩HTML的工具,通常在给gulp-angular-templatecache处理前先使用,这样$tempalteCache得到的就是压缩后的HTML字符串了。

gulp-uglify

压缩JS的工具,这个不多介绍了。

gulp-imagemin

压缩图片的工具。在发布到生产环境之前对图片进行压缩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,可以极大的提高页面加载的速度。如果你用Google PageSpeed给网页评过分的话,它可以给出页面上能被继续压缩的图片。使用这个插件可以在保证质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压缩图片。

server相关

这部分介绍与本地起server相关的插件。

browser-sync

Browsersync应该算是本地起server的标配了吧,最大的特性是可以在不同浏览器之间同步(这也是名字的由来吧),这在测试时非常有用:起server以后根据配置自动打开多个浏览器,你操作一个,其他的浏览器会同步你的操作。另外,它还可以配合gulp的watch()函数实现类似live-reload的功能。之所以没有gulp对应的插件,是因为这玩意本来就可以直接require进来使用。支持非常多的参数,一整篇文章也介绍不完,具体可以参考它的文档。这里要简单介绍的就是server底下的配置,如:

1
2
3
4
5
6
7
server: {
baseDir: './app/',
index: 'index.html',
middleware: [
// middleware
]
}

前两个参数就不多说了,一看就明白意思,重点来看第3个参数middleware。middleware就是中间件,类似这样的函数function (req, res, next){}。简单来说,一个request请求到达server,会经过middleware数组里面的中间件函数逐个处理,这里就可以在Browsersync层面上定义很多自定义的操作。适用于Node的connect框架的中间件都可以在这里使用,下面介绍的两个插件都是可用于Browsersync的中间件。

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

这个中间件对于像Angular这样的单页面应用来说非常的实用。我们知道,Browsersync默认起来的server是一个静态server,默认是无法支持$locationProvider.html5Mode(true);的。使用这个插件可以轻松的达到这一点,如:

1
2
3
4
5
var historyApiFallback = require('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');
// ...
middleware: [
historyApiFallback()
]

这样,所有的路由请求都会fallback到index.html处理,这也正是我们想要的。除此之外,这个插件还支持简单的rewrite,如

1
2
3
4
5
historyApiFallback({
rewrites: [
{ from: /\/soccer/, to: '/soccer.html'}
]
});

可谓是非常方便,更多的rewrite规则可以参考它的文档。

proxy-middleware

这个中间件其实与上面rewrite的类似,只不过rewrite只是针对get请求,而这个proxy可以代理任何请求。设想这样一个场景,我们起了个本地的server,通常使用ngMock来实现对API的模拟,但有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个本地的server可以对接真正的API server,而这个中间件可以轻松的完成这一点:将/api开头的请求代理到真正的API server上去。它的使用也是非常简单:

1
2
3
4
5
6
7
var proxy = require('proxy-middleware');
var proxyOptions = url.parse('https://real-server.com/api');
proxyOptions.route = '/api';
// ...
middleware: [
proxy(proxyOptions)
]

这样,所有以/api开头的API请求就会被代理到https://real-server.com/api上去,如/api/user/123请求的真实地址是https://real-server.com/api/user/123

特定语言相关

这部分的插件与你选用的具体的语言以及预处理器有关。

gulp-jshintgulp-jscs

大名鼎鼎的jshintjscs的gulp插件版。这两个插件除了帮你做代码的一些静态检查外,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你定义所需要的代码风格。尤其是jscs,定义的非常细致。比如我们需要function (a, b) {,即function关键字后面空一格,参数之间空一格,参数列表后面的小括号与大括号之间空一格。这样的需求通过jscs的配置文件可以轻松的实现,具体可以参考其文档。可以将这两个task放在build之前,强制所有人在build代码的时候修改不符合要求的代码风格。我们还尝试过将gulp jshint jscs放入git commit的hook中,每次commit的时候自动检查代码风格,如果不符合要求,不准进行commit的操作。

gulp-jade

编译jade模板的插件,这个也不过多介绍。只介绍一个使用jade变量的场景,通常我们的Angular应用的ng-app名称在测试(e2e)与非测试时是不一样的,所以可以把这个定义成变量,在编译jade模板时传入。如我们的index.jade的头是这样定义的html(lang="en", ng-app= app),在编译时使用.pipe($.jade({locals: {app: 'test'}}))即可指定想要的ng-app的名字。

gulp-stylus

编译stylus的插件,不多说。

gulp-autoprefixer

这个插件最早在从做简历中学到的知识这篇文章中就介绍过,只不过当时介绍的是grunt版本,现在时gulp版本。这个插件的基本作用就是让你在书写CSS3的相关属性时不用关心不同浏览器的前缀问题,它会自动帮助添加各种浏览器前缀。